字体:    护眼关灯

第十章

就在江瑶彻底陷入绝望的时候,事情又有了新的进展。

一篇由国内顶级眼科专家联合发布的科普文章,在各大平台被疯狂转发。

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名为“眼部曼氏裂头蚴病”的罕见寄生虫感染。

专家指出,这种寄生虫的虫卵,通常存在于未经处理的生水或某些受到污染的劣质美瞳、隐形眼镜护理液中。

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但到了末期,虫体在眼球内大量繁殖,会造成虹膜异色、血管增生等视觉效果。

从外部看,就像眼中藏着一片斑斓的星云。

文章最后,还附上了一张图片。

正是李墨那幅获奖作品“琉璃”。

专家用这张照片作为反面教材,警示年轻人不要为了追求病态的美,而牺牲自己的健康。

这篇文章,像一颗重磅炸弹,再次引爆了舆论。

“天啊!原来是劣质美瞳导致的!”

“我好像买过这个牌子的美瞳!在一家微商那里买的!”

“太可怕了!我要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

一时间,无数用过同款三无美瞳的女孩,都涌向了医院。

而我,则将这篇文章,连同一个匿名的快递包裹,一起寄给了本市最大的一家报社。

包裹里,是我从王悦那里拿到的,江瑶购买那些劣质美瞳的全部交易记录。

以及,一份尘封已久的,关于我父亲当年被调查的卷宗复印件。

三天后,一篇深度报道,登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

标题是——“被误解的善良:一个医生和一个被‘琉璃眼’毁掉的家庭”。

报道详细讲述了前世发生的一切。

一位前途无量的外科主任,出于好心,为一名患有罕见眼疾的女学生手术。

手术成功保住了女孩的视力,却也让她失去了那双“与众不同”的眼睛。

女孩因此怨恨医生,恶意诬告其手术失误,毁掉了医生一生的清誉。

最终,医生在无尽的压力和调查中,含恨而终。

报道没有点出我和江瑶的名字,但所有的细节,都与当年的事件一一对应。

最后,报道引用了那篇专家科普文章,明确指出。

那位医生在当时医疗条件下,能做出准确判断并成功手术,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他是一位被严重低估和误解的英雄。

是我父亲。

报纸发行的那天,我买了一份,去了父亲的墓地。

我将报纸,轻轻放在他的墓碑前。

“爸,您的名字,我帮您洗干净了。”

“害你的人,也得到了她应有的报应。”

天空澄澈,阳光温暖。

我仿佛看到父亲温和的笑容。

我的复仇,至此,才算真正完整。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