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农村的春潮涌动热门推荐 第346章

赵建平坐在摇晃的火车上,望着窗外祖国的大好河山,村庄里的庄稼像是绿色的海洋,城市中的工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路上的人们行色匆匆却满脸笑容。

车厢里,战士们激昂的歌声回荡着:“敌人来了我们有猎枪,雄赳赳气昂昂……”那歌声仿佛要冲破云霄,带着无畏与坚定。

火车缓缓停下,他们抵达了云南边境。

眼前是一片热带雨林,葱郁而神秘,却也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领导面色凝重地向大家讲述着:“这里可不是平原,之前的战士们在这吃过亏。

咱们前方的阵地,要住猫耳洞,吃干粮,敌人善于打丛林战,但咱们也不怕,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赵建平跟着队伍来到了所谓的猫耳洞前。

那是在土坡侧壁掏出来的洞,洞口开在土质好的阳坡、背风处,形状像猫耳朵,简单而不起眼。

洞高1.2米,2.0米长,里面用木板搭着床,danyao箱垒起来就是桌子。

他知道,最早这只是地下排水设施,经过多年战争的洗礼,被改造成了战士们的防护工事,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又轮到他们这一代在这里坚守。

进入猫耳洞,一股闷热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洞里温度高得吓人,常常超过40度,甚至有些时候能达到50毒,正常人在里面待几分钟就可能昏迷。

湿度更是让人难以忍受,到处湿漉漉的,衣服和食品很快就会霉烂,武器也容易生锈,就连特制的防潮被都仿佛能拧出水来。

战士们在洞里根本没法穿衣服,因为穿了也会被汗水湿透贴在身上,不仅难受,还容易引发皮肤病,严重的甚至全身溃烂。

而且由于洞口小不通风,各种异味混杂在一起,有食物腐败的馊味、人的汗酸味、粪便的臭味骚味、老鼠的腥味、煤油的刺鼻味,还有霉烂味、烟味、火药味等等。

赵建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