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城市的饮食商店顾客盈门,无处不拥挤。
位于新街口的一家附近的食品商店门口总是大排长龙。
一个拳头大小的杂粮饼竟然要价一元,即便如此仍然需要排队购买;当时市民的平均月收入约为三十至西十元左右,即便是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人们也只得掏出所剩不多的金钱进行采购。
对于那些身无分文的人,则只能无助地看着他人抢购食物,甚至在无法获得足够的饮食保障下可能倒在路上丧生。
肉类与粮食等主要商品供给地粮店里的情形更加严峻,排队队伍之长远超想象。
货台无须摆设过多物品,货物一经到站便售罄。
即便这样也无法满足所有人需求,断货的现象越来越频繁。
方岩了解到自七月份起,即使在燕京城,也开始实施票据配给制度。
彼时,饥饿将成为普遍现象。
由于缺少父母亲人的照料,方岩全赖哥哥抚养成人。
每月第八个工作日领薪的哥哥总是会分出十五元给方岩用于食物购置。
当方岩于当日下午拿到钱时,就需要立即前往夜间粮店排队等待。
借鉴其他人的经验,他会在现场放置旧竹筐或搬运石块以占用位置,次日凌晨未明,通常是在五至六点钟左右自行接替占位物品。
首至午间才可能顺利买到所需食品。
这十五元中保留一小部分用于应急,其余均换成生活必需的粮食和其他日常用品。
若没有外界援助,他几乎难以度过整个月。
有时还必须外出寻找野草蔬菜作为充饥的食物替代。
这种困境每月重演。
就在不远处的小巷入口,班里的女同学于海棠身着鲜艳红色外套早己在此等候他的到来。
“方岩!”
于海棠远远看见方岩后挥手呼唤。
“在这儿呢,方岩!”
她的声音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