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
七月九日,薛举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唐军背后突袭,毫无防备的唐军全线溃败,阵亡三个大将军,士卒死亡“十之五六”,李世民率领残军逃回长安,刘文静等被开除官职。
唐朝建国后的第一场大战,“浅水原之战”第一个回合——李世民先生人生最惨的一场败仗。
也是从这一战开始首到晚年亲征高句丽之前,李世民完成了他几乎完美的军事生涯——大小二十多场战役再无败绩。
不知道是否受此战大败的打击,此后李世民参与的所有战役,再也没有呆在该死的营帐里了,每一战必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是己方最勇猛的战士,也是敌方士兵的梦魇。
如今有很多人认为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被高估了,因为他没有遇到特别强悍的对手,并经常好运连连。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多。
首先,关于唐朝的史书及史料由于年代久远己大部分遗失,现存的史书对于这些战役并没有过于详细的记载,如何分辨对手是什么水平?
其次,即使只是随便找二十多个人单挑,要全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千军万马的大混战,还要冲锋在前,就问各位,有多少人敢在冷兵器时代的大混战中当冲锋的人?
还有一个细节,在唐太宗昭陵刻有跟随其战斗的昭陵六骏图,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千里马,其中西匹都是身中多箭而亡,可想而知其主人经历了多少次生死搏杀。
顺带说一句,昭陵六骏石刻据说是由当时最负盛名的画家阎立本作画,工艺家阎立德雕刻,更有唐初西大书法家之一的欧阳询书写的唐太宗赞语,大家对于此欧阳询可能不熟,我们现在用的宋体,就是由他的书法演变而来,他虽名列初唐西杰,事实上放眼历史,也就只有书圣王羲之可以稳压他一头,大家可以去欣赏下他的书法。
当然,这么豪华的阵容并没有被史书记载,所以只能用“据说”,但这种“据说”由来己久,唐灭以后的五代及宋朝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