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三国志:天才策士的生存之道笔趣阁 第215章 (第1页)

的新人。

我们三人聚在一起,在旁人眼中恐怕也是个不入眼的组合。

事实上,诸葛亮对孟建、石韬和徐庶曾做出评价:“你们若是出仕,最多能做到州刺史或太守的职位。”

孟建当时反问:“那你自己呢?

自认为能走到何等地步?”

诸葛亮未作答,只是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后来他确实成了蜀汉的丞相。

但在当时,我们都不过是水镜先生门下的学生罢了。

更有意思的是,早在这次评价之前,诸葛亮曾自比管仲和乐毅。

当时同窗们几乎都讥笑不己。

“孔明,醉得不轻吧?

是不是该送你回去了?”

大家笑着说道。

不过,徐庶等少数朋友却认可了诸葛亮的自评,或出于友情,或真的认为他有那份才华。

徐庶见状,不悦地对孟建说:“孟公威,何必如此冷嘲热讽?

即便是孔明的狂言,你大可不必当真。”

“徐老师,您总是维护他啊。

哼!”

孟建不屑地答道。

就在两人交锋时,书房内的石韬走出来,调解道:“大家安静些吧,水镜先生马上就要到了。”

在我看来,诸葛亮和孟建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诸葛亮的言辞虽显谦逊,但其实隐含贬低之意。

他说他们能做太守,却等同于断言他们成就有限,这样评价他人总显得过于傲慢。

“孔明,实在有些自负。”

我心想。

“平安,别太讨厌孔明了。”

徐庶劝道。

“我也不是讨厌他,不然就不会与他往来了。”

事实上,我对他并无恶感,只是看不惯他的行事方式罢了。

幸亏石韬出面调解,才得以进入书房。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