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赏赐。
轮到李恪,李世民问道:“恪儿,你今天的表现很好,想要什么赏赐?”李恪跪下:“父皇,儿臣被父皇封为蜀王,却一首未去往封地。”
“如今儿子己经16岁啦,想出去见识一番,请父皇成全。”
贞观二年(628年),李恪被封为蜀王,封地是益州,也就是现在的成都。
李世民宠爱李恪的生母杨妃,因此对李恪和李愔两兄弟很好。
李恪小小年纪便被封为蜀王,李世民怜他年纪尚小,一首留他在长安。
现在是贞观九年,历史上的长孙皇后病逝于贞观十年。
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没有了长孙皇后的压制,将会更加针锋相对,不死不休。
再过几年,李承乾谋反,长安城风云涌动。
有了高侃,以及十八个忠心铁骑,还不如去封地悄悄建立自己的势力。
加上系统的辅助,又远离了权利中心,这样才能有机会争夺储位。
以退为进,让李承乾,李泰放松警惕,他们两人去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李世民听到李恪的话,低头沉思,他没想到儿子会请求去封地。
说实话,对于李承乾他们兄弟几人的明争暗斗,李世民心知肚明。
他自己就是经过玄武门之变,杀了亲兄弟,才登上了皇位。
李世民也曾反思过,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表率。
不过,如果时光倒流,他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
李世民看着16岁的李恪,这孩子继承了杨妃的长相,非常英俊。
无论是能力还是性格,他都很喜欢。
过了一会,李世民下定决心,对李恪说:“恪儿,好男儿志在西方,你有如此想法,朕很欣慰。”
“还有三个月便是中秋,你在长安过了中秋,再去益州吧。”
“这段时间,你有空就多进宫,好好陪陪你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