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当下反驳道:“周大人此言差矣。
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若不及时救助,恐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至于国库空虚,可先从各地粮仓调配粮食,同时发动富商捐款捐物,共度难关。”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支持苏瑶和周怀义的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皇帝沉思片刻,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朕需再做斟酌。
苏瑶、赵轩,你们先回去,待朕做出决定,再行宣召。”
苏瑶与赵轩退下朝堂,心中却满是忧虑。
苏瑶深知,此次赈灾不仅是关乎百姓生死的大事,更是各方势力角逐的战场。
回到丞相府后,苏瑶陷入了沉思。
她深知,要想顺利赈灾,必须先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苏瑶决定向皇帝提议,发行一种名为“赈灾债券”的票据。
百姓和富商可购买债券,待灾情过后,朝廷连本带利偿还。
这样既能筹集到赈灾所需的资金,又能减轻国库压力。
苏瑶将这个想法告知赵轩,赵轩大为赞赏:“瑶儿,你此计甚妙。
不过,要让众人接受这‘赈灾债券’,恐怕还需费一番口舌。”
苏瑶点头:“我明白,此事还需你在朝中帮我周旋,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
两人商议妥当后,苏瑶再次进宫面圣,向皇帝详细阐述了“赈灾债券”的计划。
皇帝听后,眼前一亮:“苏瑶,你这想法倒是新颖。
不过,此事还需与众卿商议。”
于是,皇帝再次召开朝会,讨论“赈灾债券”之事。
朝堂上,大臣们反应不一。
有的大臣认为此计可行,能解燃眉之急;而周怀义等大臣却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苏瑶为了彰显自己而想出的歪点子,会扰乱国家经济秩序。
苏瑶据理力争:“周大人,如今灾情紧急,若不采取非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