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李熙略微沉吟,随即说道:“周老爷,当前地方的动乱,根源在于流寇肆虐、官军无力防范。
要想在这乱世中自保,首先要巩固地方防务。
我的建议是,重整村中的青壮年,组建民兵队伍,并且加强与附近村庄的联络,形成一个联防体系。
这样一来,不仅能自保,还能震慑那些流寇,稳固地方秩序。”
周靖听后,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李先生此策极为可行。
我己在思量此事多时,只是缺少合适的人手来主持。
若先生愿意,此事便由你来筹划。”
李熙毫不犹豫地应下,他知道这正是他展现才智的机会,也是他初次在这个时代立足的重要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李熙在周靖的支持下,开始在村中招募青壮年,并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
由于李熙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他很快根据明末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简便实用的战术训练方案,着重强调协同作战和阵型的运用。
村民们起初对这个“外来人”带来的新方法颇有怀疑,但随着训练的进行,他们发现这些战术确实比原本的自发防御要有效得多。
李熙不仅教授他们基本的刀枪使用方法,还根据现代的战争理念,讲解了如何利用地形、布置陷阱,以及如何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巧妙应对。
很快,柳河村以及周边的几个村庄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联防体系。
村民们不仅能在流寇来袭时迅速集结,还能通过信号灯和锣声等简单的通讯方式与其他村庄互通消息,形成一个区域性的防御网络。
这一天,李熙正在村口查看新设置的防御工事,忽然看到远处尘土飞扬,似乎有一队人马正向村庄接近。
他心中一凛,立即命人吹响警戒的号角,村中的民兵迅速集结,准备迎战。
来者是一支约有数十人的流寇队伍,他们个个面目凶悍,手持兵刃,显然是来袭扰村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