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她多时了。
“大人,这些是最近积压的公务,请大人过目。”
陆真一路看下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周主簿处理得不错,看来自己有个不错的副手了。
看到最后一张,陆真挑了下眉。
“去岁旱灾,朝廷既己下令免税,三月发春种、救灾粮,那便按照政令执行吧。”
周主簿闻言着急得跺了跺脚:“下官知道要按政令来执行,可问题是现如今,县衙的库房己经没有存粮了啊!”
陆真眨了眨眼睛:“什么意思?
咱们兜比脸还干净?”
周主簿局促地搓了搓手:“没错,大人,还有三日便是三月初一了,若那时候县衙拿不出粮种和救灾粮……”那以后县衙对于百姓来说就屁用都没了。
这个问题很严肃。
陆真的指尖在桌上敲了敲:“永新县以往税收的粮食都去了哪?
账本拿出来我看看。”
“朝中既然下旨要求发救灾粮,便会出这一批救灾粮,稍后跟我去驿站看看是否有消息。”
“统计一下粮种需要几何?
救灾粮发到几月?
又需要几何?”
周主簿愣了下神,陆真看向他,他才猛然醒觉,“哦”了一声连忙去找账本。
陆真抽了张纸,发现毛笔还是用不习惯,去了一趟厨房,回来就多了两根碳条。
“大人,这是作甚?”
“速算。”
陆真翻开账本粗略看了一眼,账本做的细致,虽有错漏补救,但这其中应是没有中饱私囊的情况。
她合上账本,拿出一张纸。
永新县下有六个村,每个村约有一百户人家,可人均耕地却不及一亩,多数的耕地都是从地主那里租来种的,赚个辛苦粮。
如今才季春,收成却要等到仲秋,约有五个月的时间需要发救灾粮,哪怕人均消耗半斤粮食,永新县约西千人,半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