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云的“郝家服饰”在镇上名声日渐响亮,顾客口碑相传,不少周边乡镇的居民都特意前来购买。
这让郝云感到欣慰,也激起了他更大的野心。
他意识到,镇里的市场己趋于饱和,要想进一步扩大生意,就必须拓展到县城去。
县城人口多、消费水平更高,如果能在那里站稳脚跟,自己的事业将迎来新的腾飞。
然而,郝云也明白,县城的市场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进入。
供销社早己被各类商户占据,有的个体商贩也在售卖从大城市批发来的成衣,款式多样、价格不低,且这些卖家背后都有成熟的供应链,竞争异常激烈。
他知道,单靠现有的价格和款式,可能无法轻易赢得县城顾客的青睐。
思考再三,郝云决定不打无准备之仗。
他先在妻子王秀兰的陪同下,悄悄去县城的供销社和服装市场“考察”一番。
他们走遍了县城的几条主要商业街,仔细观察每家店铺的商品、客流量、和顾客群体。
他发现,县城的供销社和个体服装店确实比镇上要多得多,款式也更新颖,但价格相对偏高,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的时髦款式,甚至比镇上的衣服要贵出一倍多。
“县城的年轻人,确实更爱打扮啊。”
王秀兰轻声感叹道,“不过这么贵的衣服,咱们郝家服饰要是价格实在些,应该能吸引不少人。”
郝云点头,心里有了初步的计划。
他发现,县城的服装店虽然款式时尚,但在价格上缺少竞争力,而镇上顾客反映不错的“郝家服饰”恰好填补了价格与实用之间的空白。
于是他决定,专门设计几款简约时尚、价格适中的衣服,主打年轻人市场,争取以“质优价廉”吸引县城的顾客。
郝云回到镇上后,开始着手改良产品。
他花了几天时间,设计了几款新的衣服,包括适合年轻姑娘的碎花衬衫、条纹T恤,以及工人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