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醒来,己是深夜。
身上轻快了不少,似是挣开了某些桎梏。
阿娘在一旁熟睡,夏有米静静地望着,没有发出声响。
顾自整理着思路。
眼前,一句家徒西壁可以概括。
原本该是美满的一户人家。
只因战乱频发,过往沿袭的平日耕种、农隙训练战时召集的府兵制度被破坏。
家中的顶梁柱,夏有米的父亲夏力被强留军中,久戍不归。
军府空虚之下,男丁被大量募兵。
为了生计,父亲主动请示校尉,将十六岁的兄长夏允文带到身边随军。
能破例提拔未满年岁的小子到兵营,除去局势动荡,兵制散乱等外因。
更深一层的理由,是军中对夏力这位神箭手的重视。
他不仅善于骑马射箭,还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勇猛无比。
兄长在父亲的教导下,也是年轻力壮箭法出众。
军中起了爱才之心,不愿其被埋没,或草草不知调往何处充当炮灰。
家中男儿这一去,只留下了坚强的妇人、稚童和狗三个活口。
祸不单行。
村子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紧挨着都城长安的县,也是出入的必经之路。
良田是香饽饽。
战时,随着均田制被毁坏,原有的八成农田被强行兼并走。
余下两成边角料颗粒难收。
好在身为军户,徭役赋税被免除。
父兄省下些饷银补贴,勉强能维持着日子。
但是!
意外从不放过谁。
两年前的探亲假,原是为了送饷银物件归来的阿耶却还留下了一个孩子。
需要十月怀胎,辛劳养育的那种。
阿耶并不知道,他不仅是没有减轻负累,还往阿娘的担子上添了三分重。
那孩子就是夏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