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吸毒者母亲笔趣阁 第412章 (第1页)

朱棣于永乐二十年(1422),旨赐王家祠堂为“衡阳第一家”。

外公没有读过多少书,唯一能够让他自傲的,是把《增广贤文》能够倒背如流。

所以,他入世很深,对社会上的人情世故,知之甚详,做人做事都很有一套。

外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流落江湖。

他干过很多卖苦力的事情。

最让他津津乐道的,就是在桂林城里拖黄包车,和在衡州城里挑南盐。

桂林城里拖黄包车,没有太多的故事,就是他帮自己的亲弟弟,在全州县找了户家境殷实的好人家,上门当了女婿,从此衣食无忧。

那时候,外公们的要求很低,只要有一口饱饭吃,不被饿死,那就是幸福生活。

在衡州城挑南盐,当然很苦。

全凭着一副扁担和一双草鞋,肩挑上百斤的石盐,在石板路上走。

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一天几十里的路程,汗如雨下,没有一副好身板,没有一身好力气,是吃不了这份苦,做不了这件事的。

再苦再累,拼了命去做,也不可能发大财成为富翁。

干了多年,还是混口饭吃而己。

有一次挑盐途中,遭遇了一对姐弟,病倒在路边等死。

跟国医高手相比,外公算是个略懂中草药的人,家传秘方、偏方有几大箩筐。

他就在附近找寻了几把草药,救活了他们。

那个小姐姐比外公大了五六岁,弟弟比外公小两岁,姐姐自作主张,为感谢外公的救命之恩,真的就以身相许。

那就是我的外婆李宁顺。

她弟弟李宁碧改了姓氏,随着外公姓王。

按王氏家谱辈分“俊秀继芳诚,一元余运会”,跟外公平辈,取了“一”字,名没有改,他就是我的满外公王一碧。

外公还有一个亲妹妹,叫王一银。

满外公王一碧,自小天生神力,可以抱着刚生下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